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在我市举行20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工作座谈会,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精英汇聚厦门,交流经验,共谋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市长刘可清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杨学山分析了我国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态势、任务和策略。他说,近几年,中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竞争力逐渐增强,本地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软件信息技术呈现快速变化更新的发展态势。我们应对原有的技术工艺、商业业态等进行新的审视,关注与世界性水平之间的差距,看到企业在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能力无法满足需求。<br />
  杨学山说,我们的任务是做大做强软件信息服务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我们要不断优化产业链,使市场、产业和需求更好地联系起来,不断加快创新,为企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抓住实实在在的技术、产业、应用、需求,在产业和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
  刘可清表示,厦门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从各方面的条件看,厦门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比较优越,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城市创新氛围比较浓厚,扶持政策、发展载体比较优厚,是我国最适合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城市之一。<br />
  刘可清说,当前,厦门面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各个骨干企业的交流合作,我们相信,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厦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前途更加光明。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福建省信息化局局长卢增荣、重点软件企业负责人等在座谈会上发言。<br />
  座谈会召开之前,还举行了2013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杨学山、刘可清等的见证下,台湾青创产业联合中心等七个项目签约落户厦门,我市软件产业再添新军。
  【相关新闻】
厦门软件信息业一举签下7个软件信息服务重点项目

昨日,201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骨干企业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座谈会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厦门市人民政府刘可清市长及与会代表的见证下,台湾青创产业联合中心、中国交通信息中心区域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进行集体签约。
此次签约的七个项目中,有与台湾行业协会、大陆软件百强企业合作的项目,也有涉及交通信息、公共数据、智能语音技术等领域的项目。
中海创成立厦门研发中心
其中,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此次组织了5家楷模企业将在软件园三期成立“台湾青创产业联合中心”,并设立“青创会大陆区域总部”。下一步,台湾青创会还将组织会员企业来厦建设“台湾青创产业联合大楼”。
而福建中海创集团有限公司将依托中海创集团研究院研发平台,通过此次签约将在软件园三期成立集团厦门研发中心,重点致力于面向海洋、机械、化工、冶金及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领域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电科软信也将在厦门设立“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电科软信也将与厦门信息集团合资成立“数据服务公司”。
中交集团在厦设区域总部
另外,“厦门大学——科大讯飞闽南语语音及语言联合实验室”也将落户软件园二期。该实验室今后将致力于为闽南语在福建、台湾、东南亚地区的传承与应用提供最新的技术产品,并重点探索语音语言产品对传统软件产品的支撑和提升。
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金证股份”),也将和赛凡信息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金赛凡数据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今后该公司将建设并运营“中国统计信息云平台暨大数据研究服务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交通信息中心将在软件园三期设立“中交信息中心区域总部”。据悉,该总部将立足两岸战略部署,为中交集团两岸项目提供信息化服务,开展智慧交通、港口物流信息化、船舶通信导航系统等领域的研发及业务拓展。
据悉,2005年到2012年,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从45.5亿元增加到461.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9.25%。预计到“十二五”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我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