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海洋与渔业局:无居民海岛开发没有日程表
- 发布时间:08-31 10:20
  法规:
  “保护”始终是关键词
  据了解,我市目前分布有500平方米以上岛屿23个(其中无居民海岛17个),比较著名的有鼓浪屿、宝珠屿、火烧屿、大屿、鳄鱼屿、大离埔屿、土屿、大嶝岛、小嶝岛、角屿等。
  作为海洋城市的厦门,从来都没有停止对无居民海岛的关注。记者昨日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早在2004年,我市就出台了中国首部地方性无居民海岛法规——《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随后,我市又在中国大陆率先编制《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宝珠屿、大兔屿、小兔屿、猴屿、土屿、鳄鱼屿和大离埔屿等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具有适度利用功能的无居民海岛编制了详细的控制性规划。
  在相关法规中,“保护”始终是一个关键词。不过,在保护的基础上,我市也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修复。2005年,猴屿的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今后,我市每年还将修复1-2个岛屿。
开发:
  坚持对低端项目说“不”
  厦门无居民海岛的沉寂被打破始于去年4月。那时,我国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公布,位于我市海域的“火烧屿、大兔屿、小兔屿、宝珠屿、大离埔屿”,作为“旅游娱乐用岛”在首批名录中赫然在列。
  于是,厦门甚至外地想圆“岛主梦”的企业家们便有不少想法。不过,我市海洋部门对这些构想和规划的评价是:不是“太低端”就是“不实在”。
  “搭几个雨伞帐篷,开一个小型游乐场,就想开发无居民海岛。没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域处处长林怀远说,厦门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将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坚持对低端化的项目说“不”。
  海洋部门的态度很明确:进行海岛开发的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各项“苛刻”的规定,例如岛上建筑物高度、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都必须经过专家和有关部门的论证,并按照规划严格使用。
  门槛高,投资大,一年多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实现在厦当岛主的梦想。市海洋与渔业局昨天表示,虽然最近有媒体对无居民海岛的开发进行炒作,但他们此前的基本立场不会改变——想开发无居民海岛,依旧很难。
展望:
  “串岛游”仍在规划阶段
  “接下来,我们在国家政策的框架下,将推进火烧屿、大兔屿、小兔屿、宝珠屿、大离埔屿5个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不填海造地,而是通过船只让游客同时玩遍五个岛,使之成为厦门旅游景点的一个亮点。”海洋部门说,但发展海岛旅游,并不等同于开发无居民海岛。
  不过,这种“串岛游”也仅仅是一个远景。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由于厦门海堤开口改造工程尚未竣工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这种旅游项目目前还停留在“规划阶段”。
  【马上评论】
  起步宁可慢一点
  步子宁可小一点
  从飞机上俯瞰,厦门的海岛,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在蔚蓝的大海上。在这里,有人看到了宝贵的海洋资源,也有人看到了无限商机。
  为数不多的无居民海岛,该不该开发,该怎么开发?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数十年来,厦门1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无居民海岛,基本上还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因而,社会上始终有一种呼声,即把城市建设的范围延伸到这些海岛上,让厦门拥有更多的“鼓浪屿”。
  鼓浪屿的好,无需赘述。但这里由于游客过多而带来的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如果大规模开发,未来厦门的无居民海岛会不会同样不堪重负?答案显而易见。
  要开发这些海岛其实很简单,由于它们离厦门本岛比较近,水电供应、基础设施建设都很方便;但要开发好这些海岛却不容易,由于它们规模小、生态系统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岛上环境带来巨大伤害。
  事实上,无居民海岛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地方,正是它们的“原汁原味”。用“原始岛”去换“商业岛”,这样的交易,是大多数厦门市民所不愿意看到的。
  面对大规模开发的呼声,政府部门曾表示:“我们更倾向于把开发的权利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匆忙为他们开发好。”这种谨慎态度令人叫好。
  开发无居民海岛,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的起步宁可慢一点,步子宁可小一点,也不要未来回首时有些许遗憾。
  【各界反应】
  文史专家洪卜仁:
  开发“有故事的岛”
  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强调,“厦门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存在着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淡水,一个是如何保证开发过程中不要对周边的海域产生污染。”
  洪先生为记者分析了几个有开发潜力的无居民海岛,“宝珠岛靠近集美,陈嘉庚先生的太太安葬于此,这就很有文化底蕴,是个有故事的岛;同安马巷的鳄鱼岛有文昌鱼的神话传说,可以将文昌鱼的科学知识和神话传说相结合来进行文化传播;位于九龙江口的鸡屿是一个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明朝末年,这里是渔船出海的必经之地,肯定有很多商业活动和海上活动的记载。”
  对于这些有故事和文化内涵的岛屿,洪先生认为可以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相结合进行开发。
台盟厦门市委名誉主席郭允谋:
  保护比开发更重要
  台盟厦门市委名誉主席、原福建海洋研究所所长郭允谋先生曾经提出过无居民海岛开发的提案,并获评市优秀提案。他表示:“在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成为我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头戏时,无居民海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资源,需要我们好好地利用。”但由于交通等因素,他提倡以海岸为依托,将几个岛屿串联起来进行整个海域开发,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益。
  郭所长也强调:“保护比开发更重要,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需要前期充足的规划和统筹,开发新的思路。例如在大屿的开发上,为了不打扰白鹭的休息,不上岛而是采取一种远观的观光方式去欣赏白鹭齐飞的壮观场景,这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旅游方式。”
厦门市观鸟专家胡老师:
  开发会破坏鸟类生长环境
  厦门市观鸟专家胡老师则表示,“一旦开发,肯定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从鸟类生长环境的角度看,“有了人的入侵,肯定会对鸟类的生活产生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并不赞同开发无居民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