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漳泉同城化总体规划出炉
- 发布时间:10-11 09:01
在总体空间形态上,《总体规划》把三市简化为“一核、三带、两轴”,即: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区;三带指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沿海产业城镇集聚带、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两轴指厦漳-龙岩-赣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
在昨天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党政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三市研究讨论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体空间形态上,《总体规划》把三市简化为“一核、三带、两轴”,即:“一核”指大都市核心区;“三带”指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沿海产业城镇集聚带、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两轴”指厦漳-龙岩-赣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总体空间布局图。
第二批39个同城化项目(部分)黄劲超 制图
“一核”:
核心区囊括厦漳泉
“一核”分为核心区中部、核心区西部和核心区东部三个部分。核心区中部范围包括厦门城区。功能定位是: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及海西经济区金融商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贸易中心、高端消费中心、先进制造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基地。重点是加快促进服务功能集聚,提升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培育成为大都市区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带动核。
核心区西部包括漳州中心城市“一中心六组团”和漳浦县列入南太武滨海新区部分,总面积309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特殊钢铁产业集聚基地、滨海旅游目的地和对台产业合作密集区、海西重要的专业物流中心、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协调都市区。
核心区东部主要包括泉州中心城市2980平方公里范围,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海西专业化服务中心、重要的创业中心、文化中心、旅游名城和宜居城市。
“三带”:
开发与保护并举
顺应厦漳泉大都市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和空间开发基础,规划按照“陆海统筹、山海联动、开发与保护并举空间均衡”的思路,由西向东构建绿色山地生态带、沿海城镇产业带和蓝色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并列的空间格局。
沿海产业城镇集聚带主要分布于三市沿海地区,由三市中心城市及沿海重点城镇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区域,是大都市区生产与生活等建设空间的集聚带、对外联系通道的密集带,是承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点开发地区。
绿色山地生态保育带主要范围是三市西北部,包括博平岭和戴云山等山地,是大都市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重点协调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和生态绿带等。
蓝色海洋保护与开发带,包括三市近海领域,是大都市区蓝色生态屏障,重点协调港口、岸线、填海区、海洋生态保护区等。
“两轴”:
对接长株潭城市群
“两轴”分别是“厦漳—龙岩—漳州发展轴”和“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厦漳—龙岩—漳州发展轴”串联起厦门中心城区、漳州中心城区与沿轴部分的城镇产业密集区,并向龙岩地区辐射,也是厦漳泉大都市区与江西长株潭城市群联系的重要通道。
“厦泉—三明—抚州发展轴”是厦漳泉大都市区向西辐射三明、江西和长株潭城市群以及向东辐射莆田的重要通道。两轴建设有利于厦漳泉三市带动西部腹地整体联动、进一步推动厦漳泉三市融入全国开发格局,有助于促进大都市区形成“一核三带”为主、两轴为辅、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等级合理的网状空间开发格局。
[延伸阅读]
同城化的范围
厦漳泉大都市区目标范围包括三市全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647万。其中,大都市区核心区面积7772平方公里,2010年核心区内总人口约1200万,包括厦门全域,漳州、泉州两市中心城区,龙海市、漳浦县、长泰县、南靖县、华安县的部分区域,泉港区、惠安县、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的部分区域。《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同城化的发展目标: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至2020年,基本实现同城化。届时,同城化共建共享机制将较为完善,实现产业、空间和社会的高度融合。
相关报道
厦漳泉同城化第二批项目敲定 医保卡年底同城结算
第二批39个同城化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4个、公共服务项目16个、产业项目9个,与第一批相比,合作项目更多、范围更广、层次更高
●厦漳泉首批同城化建设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其中公交对接、E通卡、医疗卫生等10个项目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快速通道等项目进展顺利。
●商定并明确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厦漳泉同城化核心区概念和“一核三带两轴”的空间布局。
(特派漳州记者 陈远平 庄乌沉)备受外界瞩目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进程10日再次提速,昨天下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在漳州召开,会议讨论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在首批18个同城化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又筛选确定了第二批39个同城化项目,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4个、公共服务项目16个、产业项目9个。与第一批项目相比,合作项目更多、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漳州市委书记陈冬、市长吴洪芹,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市长黄少萍,厦门市领导臧杰斌、林国耀、康涛等出席会议。
推进厦漳泉同城化,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以来,厦漳泉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建立协调运作机制,实施首批18个项目,其中公交对接、E通卡、人才管理服务、医疗卫生等10个项目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快速通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对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
会议分别审议并通过《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以来的工作回顾》、《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和第二批同城化项目的有关说明》及《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下阶段工作安排》。会议商定并明确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报批和组织实施,提出厦漳泉同城化核心区概念和“一核三带两轴”的空间布局,加快对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确定的9个专项规划编制进度,加快启动项目推进进度。
会议确定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第三次党政联席会议于2013年在泉州市召开。
声音
于伟国:从群众最认可的项目抓起
于伟国就下阶段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规划编制要更加注重前瞻性。《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要尽快按照相关程序报省委、省政府审批。编制各项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充分体现发展要求,充分反映群众意愿,确保各专项规划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政策机制要更加注重创新性。要以创新的思路、机制、政策、举措推进厦漳泉同城化,本着共建共享原则,探索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创新公共项目投融资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
三是项目带动要更加注重实效性。从广大群众最认可、三市发展最受益的项目抓起,加快推进尚未完成的首批项目,抓紧启动第二批项目,同时着手策划、储备一批新项目,形成项目滚动发展的良性态势。
陈冬:让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陈冬说,要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厦漳泉同城化。要扎实推进规划衔接和实施,通过规划和政策的引领和实施,走出三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双赢的同城化发展路子;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早日投入使用;扎实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拓展产业合作新空间;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在同城化中得到更多便利、更多实惠。相信厦漳泉同城化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海西建设和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徐钢:让各地老百姓切实受益
徐钢表示,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是大势所趋,是全省大局,也是三市人民的共同期望。我们要以开阔的视野、发展的眼光、共赢的取向,加强三市间的合作,使之更加持续和深入。做大做强、同步发展,是推进同城化的基础;相得益彰、各得其所,是同城化的重要内涵;尊重市场、因势利导,是同城化的活力所在。要通过同城化,促进各市的自身发展,让各地的老百姓切实从中受益。泉州市将认真落实第二批合作项目,为深入推进同城化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