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打假打赢谣言多 厦一台企称竞争对手恶意损害公司声誉
- 发布时间:10-27 08:51
  三年内集中起诉上千家售假商户,但方式受到“钓鱼式打假”质疑的厦门台资企业一新公司,日前传出喜讯——&mdash 该公司打假维权行动进展顺利,其在广东中山的诉讼也得到了胜诉的结果。
  不过,在胜诉的同时,一新公司却面临着新的烦恼:大规模的打假也滋生了许多无中生有的谣言,并被竞争对手恶意利用,给公司声誉带来了损害。
  赢了 中山打假维权官司胜诉
  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及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6000元!昨日,厦门一新砂轮公司法务部经理许先生向导报记者证实,该公司在广东中山的打假维权胜利了!
  据悉,做出上述判决的中山第二人民法院受理的同类案件有15宗,其中13宗已经审结。判决结果都是一新胜诉。
  “6000元判决金额不高,我们担心这么低的判决金额能否起到警示作用。”虽然胜诉了,但许先生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他表示,目前他们审结的诉讼已经有近20件,结果都是胜诉,只是赔偿金额不同。“但6000元肯定是最低的。”
  据了解,根据售假商户的不同状况,一新公司在法院的诉讼标的一般为2万-5万元,和解金则在1万-2万元之间。
  而且,判决能否执行也是问题。上周,江苏常州有两个商户被判侵权并各需赔偿一新公司8000元。但等他们前往执行时,两家商户的店门已经关了。
  不过,许先生表示,在中山的胜诉也坚定了他们维权的信心,因为广东是假冒一新产品的重灾区,也是他们在打假过程中受到阻力最大的地方。
  “按目前的形势,我们打假的进展还算相当顺利。”许先生说,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打假过程中还得到了国台办和厦门台商协会的支持。接下来,他们将按部就班,积极应对剩下的数百起诉讼。
  怪了 大力打假招致众多谣言
  “现在我们最大的困扰不是打假本身,而是谣言。”一新方面有些无奈地表示,因为大规模打假,得罪了不少商户,从而滋生出许多无中生有的说法。
  这些说法包括“一比多其实毫无知名度”、“一新公司成了被告,被500多家商户联合告上了法庭,被索赔数百万元”、“一新公司快倒了,大规模打假只是为了大赚一笔后,撤离大陆的投资”……
  据了解,在不久前的一个行业性展会上,一些竞争对手就推波助澜,恶意炒作这些话题,误导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经销商,让一新公司损失了不少潜在客户。
  对此,一新方面有些不解:如果产品不知名的话,为何有这么多仿冒品?而成为被告被索赔更是无中生有。
  “打假如果真的有赚钱,我倒希望用来做慈善。”一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公司从2008年开始赞助“寻找走失儿童”公益计划,迄今已投入了200多万元,在全国帮助找回了40多个走失儿童。
  至于一新公司的现状,上述负责人明确表示,自打假行动后,一新的产品无论产量和销量都有所回升,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倒闭是无稽之谈。而且,作为深耕大陆十几年的台企,他们肯定还会继续在大陆的投资。
导报记者 张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