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两会”报告中 厦门经济数字里的喜与忧
- 发布时间:01-11 10:53
一位来自经济界别的市人大代表,对报告中的数字尤为敏感。
在读完 “两会”中的一份又一份报告后,他看到了“喜”,也读出了“忧”。
这位代表注意到,去年,厦门GDP预计达2822亿元,增长12%,虽落后于2011年15.1%的增幅,但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可谓是千辛万苦完成目标;另一大指标———财政收入,总收入739亿元、增长13.4%,虽与预期15%的增幅有距离,但由于仅施行涉企减税就达23亿元,这也算近乎如愿。
但“忧”字,也写在这位市人大代表的脸上。如,土地财政“有增无减”。房地产税收入在地方级税收中的比重,从2011年的28.1%反而上升至31%。更有甚者,这占到了地税局税收收入总增量的56.74%。地方级财政增量,靠的还是卖地、还是房地产,暴露的正是财源建设后劲不足。
不仅如此,拉动GDP的“三驾马车”(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内需),后两驾马车并没有跑出预想中的速度。
定位为 “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厦门,旅游业中的“内需”一直被厦门看重,但厦门的旅游消费仍处低端,大量游客的涌入其实并没有给厦门带来消费的实质性增长。
而这些不足,正是厦门新一年的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