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福州剩男占比全国最高 厦门剩男择偶难度最低
- 发布时间:03-16 00:08
全国剩男占比
3月13日,国内某知名婚恋网站发布了全国首个专门针对“剩男”人群的婚恋状况调研——《“剩男”的自白书》。这个调研在全国收集了五万多份样本,分析了剩男被“剩下”的原因、大部分“剩男”的基本情况、剩男的基本心态等等。福州和厦门在调研报告中都是“亮点”,福州的“剩男”占比领先全国,而厦门的“剩男”择偶难度最低。
收入低是半数“剩男”软肋
本次调查采用互联网在线定量调研的研究形式进行,男性样本合计56013个,他们多为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收入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单身男性。
从调研报告来看,受访的单身男士中,有31%的男性承认自己属于“剩男”,49%认为不属于,20%表示说不清。28岁到39岁的单身男士人群占总人群比重最高。月薪低于2000元的“剩男”比例占30%,16%的“剩男”甚至没有收入。接受调研的单身男性中,49%的人没有房也没有车,文化低、收入少是这部分男性成为“剩男”的原因。
对于被“剩下”的原因,受访的“剩男”们认为主要包括:缺少社交机会,没有认识异性的途径(56%);不懂如何追求异性,屡战屡败(52%);自身条件不好,没有勇气谈恋爱(48%);事业上追求成功,用忙碌工作隐藏情感需求(39%);被爱情伤害过(31%)。
而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福州男性中,有高达38.8%的人认为自己是剩男,比例为全国最高。
福州“剩女”:怎么会比例最高?
不过福州的“剩女”们对这一调查结果并不认同。在福州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陈小姐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和几个福州男生相亲过,都没成功,但这几个男生都很快就找到了结婚对象,身边单身的优质男性也一个接一个结了婚,“现在想找个条件过得去的相亲对象都不容易,这比例最高从何而来?”
记者采访的福州“剩女”中,80%的人都表示这个比例不靠谱。一位黄小姐说,“福州男生的择偶难度也很低啊,现在只要条件过得去,特别是有房子的男生,要找对象是很容易的。反而‘剩女’的情况比较严重,我身边很多女同学、女同事都过30岁了还‘单’着呢!而且还都是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白领。”
而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30-39岁男性中有1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尽管“狼多肉少”,接受调研的单身男士们却并不怎么紧张,仅有31%的男性认为自己属于“剩男”,只有到了34岁的男士才觉得有紧迫感,而女性到了29岁就恐慌“恨嫁”。这应该是数据比例和人们的现实感觉有差距的主要原因。
在微博上,有网友表示,这个调研报告并不一定权威,所谓数据只要一笑了之。
  相关新闻:
福州“剩男”比重接近四成?
前日,国内某大型婚恋网站发布了一则专门为全国各地“剩男”打造的调查报告,其中福州“剩男”在所有调查男性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8.8%,这意味着接近四成的福州男性都被“剩”下来了,这个数值,在全国也是最高的。在微博讨论中,男性网友们纷纷悲伤逆流成河,表示不再会爱了。
福州剩男好辛苦
这份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福建剩男所占群体比重为33.2%,在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广西、广东、江西。剩男最少的省份是黑龙江,所占比重只有26.4%。
让人不忍直视的是,这个报告一共咨询了1321位福建男士,其中347位男士来自福州,结果其中38.8%的人士认为自己被剩下来了,这其中73.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压力山大,80后占据71.2%。不过比较有趣的是,44%的福州剩男还是表示自己很幸福……
而来自厦门的368位受访男性中,只有30.3%的人觉得自己是剩男。而且,厦门剩男的择偶难度,反而是所有城市中最低的,只有26.7%的人认为对象很难找。
福建剩男中,31.1%的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月薪2000元到5000元的人比例为63.1%,和收入确实关系比较大。90.5%的福建剩男,春节回去的时候被家里人催过结婚,嗯,你们辛苦了。
剩男的悲伤你不懂
聊完了省内剩男的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剩男们的普遍情况。
28到39岁的单身男士人群占总人群比重最高,且34岁是单身男性“剩感”最强的年龄。而剩女们在29岁时已经hold不住了。
剩女大都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剩男嘛……刚好反过来。
此外,还有65%的剩男承认自己是宅男,21%有自己心中的“女神”,其中刘亦菲、林志玲和范冰冰分列“大众女神”前三甲。
而对于被“剩下”的原因,受访者认为主要包括:缺少社交机会,没有认识异性的途径(56%),不懂如何追求异性,屡战屡败(52%),自身条件不好,没有勇气谈恋爱(48%),用忙碌工作隐藏情感需求(39%)。
更为尴尬的是,同样教育背景下剩女比剩男幸福,同样收入水平下剩女也还是比剩男幸福。85%的受访女性认为,剩男主要是“认为自己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最后才会被剩下,等等,这不是和男性眼中剩女产生的原因一样吗?这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