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岛内万名的士司机回炉培训 时间持续3个月
- 发布时间:03-30 00:11
  培训中,的哥的姐们站起来说:“您好、谢谢、再见”。
一场“史上规模最大”的的士司机培训正在进行中,岛内8家出租汽车企业近1.1万名司机,不管做得好不好,在3个月内,必须“回炉”接受再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根据安排,每周培训4天,内容主要是文明守则,每天4节课,每节课50人,每周培训800人,每月3200人,3个月可全部培训完。据称,培训对正常营运几乎没影响。
昨天上午是特运顺联公司最后一场培训,不仅有老司机,还有刚入门的新司机。
公司相关负责人跟司机们逐条讲解分析文明守则七项规定,特别强调,接上客人和送客下车时,多说“您好,谢谢”;碰到小矛盾时,多说“对不起”,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说“你去投诉呀”。
市运管处培训人员说,哪一行都有自己的规定,不能坏了规矩,有哪些底线、哪些高压线不能碰,心里要清楚。
培训课最后一个环节是抽查。三分之一司机会背诵七项文明守则,就下课。如果哪个司机有急事想先走,可毛遂自荐,从头到尾背完文明守则七项规定,也可离开。
相比女司机,男司机更主动。第一个跑到主讲台前的是名男司机,他很自信,可刚背了两条就“卡壳”了,也许是太紧张了。前思后想,他总算结结巴巴地全部背完了,一条都没漏。
目前,特运顺联、白鹤友谊、集源、康福等几家公司已完成培训;下周起至今年6月底,海峡、盈华、坤驰、联亿等几家大公司将轮流培训。
记者手记
厦门的哥  能不能热情点?
出租车是一个城市流动的风景,各地的哥性格不同:北京的哥最能侃,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柴米油盐;上海的哥最体贴,上车一句“侬好”,下车一句“再会”;那么我们厦门的的哥呢?
前些日子,记者与市运管处工作人员暗访十辆车,尽管没有发现拒载、绕道、议价等恶性行为,但多数司机态度有点冷,不够热情,文明用语三句话“上车说您好,收钱时说谢谢,下车后说再见”都被省略了。
记者最深的感觉就是“闷”,你不去跟司机说话,他很少搭理你。
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如何提升服务水平?不是光靠死记硬背的,背得再好,不去做,要不了多久又会忘。趁着这次“回炉”再培训,希望的哥的姐们多用些心,热情一点,说好“三句话”,自然就可贴上热情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