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限牌限号大范围单行收拥堵费 这些厦门都没时间表
- 发布时间:04-19 09:06
解决道路拥堵,汽车数量不是问题,出行量才是关键
“百万车时代”就要来啦,厦门怎么应对?外地实行的限牌、单双号限行、大范围单行、收取中心城区交通拥堵费,厦门会实行吗?记者昨日走访多家部门,得到的答案分别是:“为时尚早”、“效果不好”、“不可行”和“仅停留在讨论阶段”。
限牌?
还太早
最多只是减缓拥堵
厦门目前汽车拥有率为42%,六成在岛内,大部分集中在筼筜湖周边、吕岭路、莲前大道、嘉禾路沿线,区域性拥堵明显。
“可以考虑控制汽车数量,但实施还不到时候。”民盟市委常委、集美大学教授林地球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高拥车率是必然的。但目前还不是汽车数量多的问题,而是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保障体系无法到位的问题。后者没跟上,会“逼”人们去买车。
“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未来我市小汽车超过100万、150万甚至200万都有可能。现在还不到采取最严厉控制措施的时候。”市人大常委、民盟市委副主委朱奖怀认为,限牌限购是最严厉粗暴的措施,厦门是国内交通一等模范城市,每天有较长的交通平峰期,拥堵区域集中,解决车辆高速增长有许多潜力可挖。
记者采访发现,支持限牌的市民不多。杜先生说,厦门限牌是“杀鸡用牛刀”。刘先生认为,如果一定要限牌,首先要限外地车进入厦门,但目前正是厦漳泉同城化推进的时候,怎么限制?
交警也不看好限牌这个办法,认为限牌不能解决拥堵,最多只是减缓拥堵。“交通运行的评价标准不是有多少车,而是某个时段多少人用车,也就是出行量。”交警说,如果厦门30%的车在同一时段上路,一样堵。
限牌不靠谱,那么限单双号出行呢?交警认为:限行单双号很多城市在实行,效果不是很好,反而可能刺激更多人买第二辆车。
声音:交通运行的评价标准,不是有多少车,而是某个时段有多少人用车?
收拥堵费?
在讨论
全国还没有
一个城市实行
前天有消息称,厦门正酝酿收取交通拥堵费。对此,昨日交警部门答复:厦门还没到那个阶段,仅仅是就这种方法做过讨论而已。
市交警支队民警说,今年两会期间,有3名代表、委员提交了关于收拥堵费的议案,交警部门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并认真探讨、研究过。“新加坡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采取了收拥堵费的办法,对改善交通的效果很明显,说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办法。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城市开收拥堵费。”
所谓拥堵费,是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控制出行,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交通流量。新加坡、挪威、英国、美国等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以收费方式限制小汽车进入中心城区。“人们出行都会算怎样才合理,收拥堵费就是我不反对你开车,但是你得算一下是不是合算。”交警说,相比其他很多城市,厦门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密度还不算太大,大部分道路还算通畅。
声音:厦门还没到那个阶段,仅仅是就这种方法做过讨论而已。
大范围单行?
不可行
路网被山和湖分割
有市民提出,岛内的道路可以更多采用单向模式。比如,高峰期拥堵的路段和路口实行单向行驶,虽然有些车得绕行,但可以提高通行速度。“部分路段、时段限行,在现有条件下完全可行,而且可采取的措施很多。”朱奖怀说。
对此,交警部门表示,厦门路网被山和湖分割,大范围实行单向模式不可行。厦门不是平原地区,城区被山和湖切割得很凌乱,交通方式的组织因此受到很多局限。“为什么筼筜湖两边的道路都堵,因为被湖隔断,所有的车都要汇到过桥的地方。而被山隔断,就必须汇到穿山的几个隧道。如莲前大道两边都是山,两边有很多条通道交叉,车都要到莲前路来交汇,所以莲前大道必堵。”而湖里片区尤其是华荣路一带,拥堵就较少,因为这里路网横向竖向的次干道多,这条路堵了,车辆可以分流到下一条道。
交警说,路网的改造不易,但可能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方式解决,接下来将推进18条断头路的打通工作,此外还会对7个点进行单向交通组织的改造,目前方案已报上级部门审批。
声音:改造路网不易但可优化,下一步将打通断头路、改造单向道。
委员建议
保障“低出行”
要提高拥堵区域
用车成本
在容易拥堵的路段,经常可以看到没有车位的道路一侧也停满了车。乱停车导致道路拥堵更严重,而应对的办法就是加大处罚力度。市政协委员范清华说,除车辆激增外,司机违法也是造成拥堵原因之一,建议在市区内各主要路段实施全程监控,加大值勤民警在车辆密集路段和高峰期的巡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实行就地重罚。
林地球和朱奖怀都认为,解决车多路堵的矛盾,关键要做到低出行率。也就是说,有车的不一定每天都开出去,如果非要开出去,进入拥堵区域时就得多花钱。
厦门车辆出行的特点就是区域明显集中,林地球认为,要提高车辆在岛内中心城区拥堵路段的“成本”。“提高拥堵区域的停车费、单双号限行等,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他说,这样才能增加机动车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在拥堵区域的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