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三旧改造 台企旧厂房变身商场和学校
- 发布时间:04-22 09:19
  知名制造业台企———灿坤,旧工厂成功变身为文创园,目前有更多的台商欲搭“三旧改造”热潮二产转三产。不仅岛内,包括岛外的台资工厂也在转变。以集美区为例,共有五六百家中小台资企业,每家占地都有数十亩(每亩660平方米),台商都认为,这是相当大规模的一批用地。
今年2月底,厦门市首批“三旧改造”正式拉开序幕。记者了解到,在这股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热潮中,许多台企紧抓这个时机进行转型升级。
未来,厦门民众若发现居家附近的工厂变成商场或酒店,也不要太惊奇。厦门台协台商与驻厦的台籍律师向晨报记者透露,目前厦门市有数十家台企正酝酿“工转商”,配合区政府城市规划,利用闲置厂房与土地发展文创产业或商业。单集美区杏林的城区,就有十多家电子、成衣等台企将着手改造。
教育与健康最受青睐
“炒房炒股不如投资教育健康,正确!著名经济学家李佐军在晨报主办的金融理财节上说得太好了。”厦门台协副会长许政郎拿着19日的《海西晨报》对记者说,目前健康和教育事业最受台商青睐,台商普遍认为大有利基。
杏林某私立学校,1200多名学生却只能挤在1800平方米的空间里,经过接洽,一家台企愿意将自家的工厂改造,供该学校使用。台商透露,“经营教育事业是有优惠政策的”,因此特别乐意。
许政郎也以自己的公司为例,公司总占地2.1万平方米,有企业想向他长期租用4000平方米厂房,他却拒绝了。“未来不排除发展商场或者写字楼。”因为工厂的地段不错,也符合城镇区域规划往商业发展。
“在厦经营十几年的台企太多了。”据许政郎介绍,台商想要二产转三产且符合“三旧改造”的,都在积极了解相关事宜。
旧厂房变身咖啡馆酒楼
台湾名典咖啡转型涉足经营商旅酒店,选点却都在旧工厂。其在杏林的首家商旅酒店位于工业区,而岛内的另一家店前身则是眼镜工厂。
依傍龙山文创园,名典咖啡还在继续扩大规模。周边厂房则还继续改造,将变身写字楼。在厦门经营20多年的汉宫姜母鸭酒楼也前往“作伴”,老旧的厂房重新装潢后,打造成焕然一新的台式酒楼,目前已经进入试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