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厦门北站房价直逼杏林桥头:供求1:10 年涨幅超50%

发布时间:2013-07-16 15:21

     北站片区绝对是厦门楼市中的一匹黑马——随着中骏·四季阳光、新城际广场和万科广场的逐一亮相,厦门人突然发现,在集美的东北部,一座汇集了地铁、高铁、BRT、高速、普通公交的“五线枢纽”新城正在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北站片区的房价涨势惊人。据悉,去年中骏·四季阳光首度开盘均价约8800元/平方米,而上周新城际广场开盘价升至11500元/平方米。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即将开盘的万科广场精装修价可能卖至14000元/平方米,该价格已经直逼杏林桥头。

 

  北站房源很抢手

  供求比高达1:10

 

  推出400余套房源,蓄客却已经超过4000组,厦门北站的房子真有这么火?

 

  近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北站片区的明星楼盘万科广场未演先红,拟推出400余套房源,目前的蓄客量已超4000组,供求比高达1:10。

 

  另一当红楼盘新城际广场,一口气推出了700多套房源,不过一周,劲销7成以上,且不说很少有开发商敢一次性推出这么大的体量,单从其热销的表现,也让人对北站片区耳目一新。

 

  其实,热销早就上演。去年售罄的中骏·四季阳光在业内仍被津津乐道,其三次开盘、三次“日光”的事迹让厦门市民记忆犹新,入手中骏·四季阳光的业主坦言“押对宝”了。北站片区的区域价值已经被认可,这也体现在区域楼盘的价格上。

 

  据了解,和去年首期售价为8800元/平方米的中骏·四季阳光相比,今年带精装修的北站项目价格有可能直逼14000元/平方米,一年时间片区房价的涨幅高达50%。

 

  “五线枢纽”难复制

  海西新门户正崛起

 

  北站片区在厦门具有唯一性。正如杏林建设总经理江栋恒所言:“再建一座进岛的桥,又多了一个像杏林大桥的桥头地带,但厦门20年内,很难再造一个北站了。”

 

  这话并非没有依据,与其他区域的交通配套相比,厦门北站“大气得多”,“首先是地铁、BRT和公交,接驳岛内外十分便捷,其次是长途客运中心和城际高铁,无缝对接漳、龙、泉、福,再次是深沪高铁,厦门北站正好处于深沪中间,将中国两个最繁华的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紧密连接在一起。”厦门万科副总经理薛峰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更可怕的是,城际枢纽所释放的能量,会随着人气的积累和线路的伸展,而越来越大。纵观一线城市的‘五线枢纽’,都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带,厦门也不例外。”唐氏地产常务副总陈耿杰,十分看好北站片区的发展前景。

 

  不过,厦门北站要形成魅力新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人士指出,北站片区不能仅是交通节点,还要朝着商务贸易、商业零售、信息交流、文化娱乐等方面发展,才能为城市高端现代服务业提供集聚环境,成为带动地区发展、提升城市产业升级优化的新引擎。

 

  厦门万科副总经理 薛峰:

  北站将成厦门新门户

 

  当最开始接触到北站的规划时,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搬到北站去。因为厦门北站连接泉州、龙岩、漳州等重要城市,而这些城市正是万科所深耕的区域;作为沪深铁路沿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枢纽,通过北站我们可以三小时直达深圳,也就是万科总部;沪深铁路北连上海,通过北站我们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与中国大陆最大的城市及长三角经济区接驳。

 

  抱着和我们同样看法的企业不在少数。现在从观音山到厦门北站要差不多1个小时,而对于需要快速在各个城市之间进出的商务人群来说,北站的便捷性毋庸赘言。除此之外,厦门北站在未来肯定会成为城市的新门户,其商务配套、物流配套、办公配套等都将代表厦门未来发展方向,加之北站与岛内有地铁、BRT、公交相连接,因而从居住的角度来说,北站的空间也十分广阔。 

 

  杏林建设总经理助理 杨柳蓉:

  北站片区交通优势明显

 

  厦门北站的前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7月2日,地铁1号线的“环评”通过了,地铁为本区域的居民解决了最基本的出行问题。不过,厦门北站的交通优势远不止于地铁,她打造的是厦门唯一一个“五线枢纽”的概念,涵盖了地铁、高铁、BRT、高速公路、普通公交等五种出行方式,这些路线就像她的“筋骨”,可以伸展到厦门岛内和岛外各区、伸展到漳、龙、泉、福等省内区域,甚至是伸展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可以说,厦门北站的区位优势,在未来难以复制第二个。

 

  从居住层面来看,厦门北站也日渐成熟。这里汇集了圣果园商业中心、北站商务营运中心,以及新城际广场自带的13万平方米商业配套,完全可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并且,后溪将打造休闲、医疗、养身产业,区域内还布局了物流业、汽配业等与交通息息相关的产业,是个宜居好地方。

 

  交通枢纽就是城市中心?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张爱玲就说过:“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是几条熟悉的街道,而是漫天光火中的惊心动魄。”

 

  彼时,张爱玲描述的是电车带给上海的转变。一种交通工具,加剧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变革了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刷新了人们对于城市的印象。

 

  香港,这个10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在全球屈指可数。若不是多种交通方式并行,维多利亚港的繁华之光也许就不会那么闪耀。台北捷运,是台湾第一座投入营运、也是规模最大的捷运系统,其运营不仅舒缓了台北长期以来存在的拥堵问题,更改善了都市动线,促进了台北市中心与周边卫星城的发展。

 

  当下的厦门,“时代的车”呼啸而来——高铁、地铁、高速、BRT所组成的板块间、城市间、区域间的交通纵横网,将厦门带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纵横的路网,总有交错的时候。厦门北站,作为厦门惟一“五线枢纽”,其巨大的枢纽意义也许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知。从2010年开始,厦门每年的净增人口高达80万到100万,照此速度,厦门的生活空间将不断拓展和外延。而在此过程中,交通枢纽所在的区块无疑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智慧流的聚集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畅达岛内,辐射福建,北连上海—长三角经济区,南接深圳—珠三角经济区,这是北站的重要枢纽意义。如果一定要选择某一个区域表征厦门的时代性和未来感,厦门北站中选毫无悬念。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