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专家为厦门内涝把脉:建海绵城市吸水放水
- 发布时间:10-28 09:13
  今年厦门发生了几次内涝,前不久浙江余姚也因为台风“菲特”带来大量降水发生了极严重的内涝,还有深圳,以及去年的北京……城市内涝为何越来越频繁?
昨日,“极端暴雨事件和防洪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国际著名水文气象专家林炳章从小在厦门长大,今年他看到厦门内涝的照片时,非常震撼,“厦门是一个海岛,本不应该受淹的”。
林炳章说,强降雨、水土流失导致城市下泄堵塞、行洪道上有不该有的建设,这是暴雨引发严重后果的原因。特别是行洪道上一些不该有的建设。林炳章说,我们国家洪灾死的人90%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次余姚就是很大的教训,还有去年北京的洪灾,都是行洪道上开发密度过高所致。
林炳章说,城市内涝有几个具体原因。城市发展太快,把雨水要渗入的草地、水沟全部变成了硬化的马路,小区里的绿地也硬化成了停车位,雨水无法渗入到地下,“这个问题很可怕,应该引起重视”。此外,热气徘徊在城市上空形成热岛效应,水汽也集中在城市上方,会带来更多降水。
林炳章建议,城市开发建设时,要考虑让积水在当地消化,不要流出去汇流到一起,形成洪水。
“海绵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林炳章说,这在美国丹佛已经实践得非常成功。在城市社区里布置若干地块作为“海绵体”,平时作为市民的小公园、休闲场所,下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水、放水,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也可以让原来流到百姓家里的水流到这里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