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旅游法》实施2个月 不少旅游购物店关门“退市”
- 发布时间:12-11 09:10
  没有了团队光临,倚重旅行团游客的旅游购物店面临生死大考,关门的关门、转型的转型。少了团队游客涌入,原本动不动就人满为患的景点,不得不放低身段,降低门票吆喝促销。
昨日,导报记者调查发现,《旅游法》实施两个月,主要景区收入锐减,国内不少4A、5A景区门票告别只涨不跌的时代,而旅游购物店日子难过,不少已经关门“退市”,相反,那些做散客生意的景区和购物店反而乐了。
哭了 亏不起的刀具店关门了
昨天的厦门海边寒风阵阵,距离海边不远的沙坡尾更是寒意十足。曾在这里创造辉煌的刀具店,搬走已有好一段时间了,一阵风过后,这里显得有点萧条。“那家店是专做游客生意的,以前这里根本就没法停车,巴掌大的地方停满了旅游大巴。”路口处一家店铺老板说,今年国庆开始,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小路,再也没有旅游大巴的光顾,生意火爆的刀具店变得门庭冷落,不久便关门歇业了。
曾在厦门开了十几家茶叶店的郭先生,如今也收缩“战线”不干了。他告诉导报记者,原来生意好得很,每天都有数十个旅游团队进店买茶,自从《旅游法》实施后,生意一落千丈,撑了一个多月,他就关门了。
中山路一家特产店老板也说:“店里海产品主要靠导游带游客来买,《旅游法》实施后就没客人了,国庆至今店里都没做过几单生意,年底过后,打算转型改做咖啡店。”
跌了 景区门票告别只涨不跌
除了购物店感受悲凉外,曾经主做团队生意的景区,也哭了。“新法实施后,厦门乃至全省的景区收入下降15%-30%,我们的处境更是难。”距离厦门不远的龙岩某景区,以前的主要收入是和厦门的旅行社合作,但《旅游法》实施后,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被“掐断了”。
不仅是景区收入,导报记者还了解到,随着《旅游法》效应的显现,景点的市场策略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价换量”成了不少景点的共识,以前只涨不跌的门票也搞起了减免的促销活动。
据统计,近段时间,国内1200余家景区实施优惠票价,景区门票平均优惠幅度为20%。
乐了 做散客生意的反而乐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倚重旅行团游客的旅游购物店、景区惨了,一些瞄准散客的商店和景区反而乐了。“我们本来就以接待散客为主,《旅游法》施行跟我们关系不大。”鼓浪屿一家工艺品店老板说,以前,团队游客很少在他们这里购物,都被导游带到其他店,现在游客只能自己找地方购物了,进他们店消费的人反而多了。
中山路附近一些旅游商店也纷纷表示,过去由于导游的原因,一些景区附近店铺常常无人问津,旅游车经常绕到其他购物点。如今,《旅游法》禁止导游带游客购物,景区周边主干道上做散客生意的商店客流势必会增加不少。
鼓浪屿上一景点负责人也说,以前团客几乎很少光顾,如今《旅游法》实施后,游客有了自己选择的空间,他们景区的游客反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