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海沧嵩屿致力打造旅游集散中心 专家市民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14-01-10 09:12

   嵩屿小镇改造意向图。

 


   ▲嵩屿避风坞改造意向图。

 


   ▲嵩屿码头公园建设意向图。

 

  漳厦铁路的嵩屿火车站。

 

  嵩屿,曾经是厦门通往世界的门户。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把嵩屿建成“新式商埠”的构想。随着“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实施,作为未来国际知名滨海浪漫旅游路的起点,海沧嵩屿片区将迎来蜕变。海沧计划通过嵩屿小镇、嵩屿码头公园、蓝色海岸等项目的实施,把嵩屿片区打造成集海陆交通枢纽、游客集散、高端商住、特色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玩在鼓浪屿,吃住在嵩屿”,未来的嵩屿将在泛鼓浪屿旅游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嵩屿码头公园:

  面朝大海的特色公园

 

  2013年元旦起,嵩屿码头至鼓浪屿的”海上公交“开通,嵩屿成为往返鼓浪屿的重要交通枢纽。今年元旦,厦门北站到嵩屿码头的旅游专线运营,嵩屿码头又成为厦门北站到鼓浪屿的中转站。在厦门旅游地图上,嵩屿码头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

 

  仅仅把嵩屿码头作为摆渡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在海沧湾提升改造的规划中,嵩屿码头要打造成一个特色公园,能让游客感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

 

  嵩屿码头的出口通道将设置观海平台,打造成滨海观光带,让游客可以眺望大海,观看渡船横陈、白鹭翩飞的景观。

 

  公园还要建设候船广场、文化展示区,设置标志性景观,结合园林小品的建设,在为游客提供休闲空间的同时,“推送”海沧的旅游资源,展示海沧的渔耕文化及海洋文化,介绍海沧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嵩屿小镇:

  民俗文化元素提升品位

 

  “鼓浪屿要撑坏了,我们却‘吃不饱’,我们想把游客吸引来、留下来”,海沧嵩屿贞庵村党支部书记江金笔道出了当地村民的心愿。嵩屿片区提升的目标之一是实现“玩在鼓浪屿,吃住在嵩屿”。嵩屿小镇的规划就是专为留住游客而设的。

 

  嵩屿小镇项目位于贞庵村、岭上村沿建港路部分,占地约2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为临近嵩屿码头的部分,设计面积约8000平方米。

 

  首先嵩屿小镇要通过建筑立面改造,展现红砖古厝的地域风貌,构筑具有闽南风情的建筑特色。此外,还要通过文化景墙、景观小品的设置,凸显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还考虑引进南音、木偶戏等闽南特有民俗文化元素,提升小镇的品位。

 

  蓝色海岸:

  浪漫的滨海休闲渔港

 

  嵩屿码头北侧,有一个小型的避风坞,大风天用于庇护渔船、渡船。如今,避风坞内搁浅着废弃的旧渔船,狭长的防浪堤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还没有任何景观可言。海沧湾提升改造项目计划对这个避风坞进行改造提升,让海沧湾公园的风景线延伸到避风坞来。一方面要设置防护栏,增加观景休憩观赏点,培育景观植物,营造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则设置富有厦门风情的酒吧咖啡休闲街,为市民、游客打造浪漫的海港特色旅游项目,成为供游人、市民休闲、娱乐、文化、运动、观赏、游憩为一体的浪漫渔港。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