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楼市分化两重天 岛外能否放开限购引热议
- 发布时间:04-17 15:42
  一边是优质的房源被炒过头,一边是不少项目去化销售难现去年的“时光”、“月光”,限购松绑令风声频传。根据统计,厦门楼市三月份的销售比去年同期降了约六成,去年“厦三疯”的局面不再、置业顾问频频电话催促、岛外商住用地放量等等迹象无不显示,厦门楼市正在形成分化两重天的基本格局。
厦门楼市出现分化现象
去年3月,厦门楼市一手二手房销售相继创造历史纪录,然而今年神话不再。由于价格持续高昂,开发商普遍定价偏高,国内楼市降价风虽没有波及厦门,但心理层面上的影响依然存在。
最近,记者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某个楼盘置业顾问打来的催促看房的电话,而就在去年,这个位于翔安隧道口、号称离岛内最近的项目开盘十数次,几乎每次都上演“日光”、“时光”奇迹,而这次推出的看海新房高层显然销售不如预期。
风光一时的融信海上城项目,最近也频频电话营销。记者了解到,位于岛内五缘湾区域的某新盘,其开盘价在岛内创造新楼面价后本拟提价,目前其担心去化问题,销售价格将回归。
从三月份以后厦门岛内外新开盘的情况看,岛内信和中央广场,目前销售过半,联发杏林湾一号,开盘销售六成左右。按理说,这些高端项目是刚需项目,理应受热捧,可销售却并不尽如人意,如前几周国贸金沙湾开盘去化将近百套,备案73套;联合博学园开盘售罄并逐渐备案,成交57套;恒亿尚品湾备案39套。
中原地产的调查认为,分化成为厦门楼市的新现象,而且销售分化两级,差异极大,联合博学园和五缘YOHO两个项目开盘,推出514套,开盘约去化366套,去化率71%。而联合博学园开盘售罄,五缘YOHO开盘仅去化将近五成,两项目去化参差不齐。
岛外能否放开限购引热议
最近业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岛外能否率先放开限购问题,大块文案总经理叶旭端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的未来在岛外,而且大量的城市新项目上马,需要岛外广阔的消化能力,她预测今明两年岛外放开限购的可能性非常大。
着名地产分析人程凌虚认为,厦门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几无可能,因为厦门若要放开限购,需要像温州一样,具有“连续半年以上房价和成交量下降”的前提条件,而厦门的房价均价已经连续22个月环比上涨,涨幅居全国前几名,目前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放开限购目前不太具备可行性,若草率放开,将在短期内加剧楼市的不稳定性。但他认为若限购令差异化处理,限岛内放岛外则有可能。因为岛外松绑“限购”,顺应了厦门城市化的自然选择,有利于吸引在一线城市买不起房子而到厦门等城市置业的刚需群体,对于外地购房者来讲,购房门槛降低了,购房置业不需要再等待。同时,岛外人口数量提升了,也可以进一步摊薄政府地铁、道路、园林景观等各类配套的成本,提高这些资源的投资效率。
程凌虚还表示,放开限购令是双刃剑,一旦松绑限购令,则打开了投资投机需求的闸门。目前厦门的新房供应量并不大,一旦放开限购,外地客户数量必将增长,不少一直憋着涨价的开发商,特别是那些价格被低估的楼盘,或许会酝酿大幅度的涨价以寻求更大幅度的利润,这将给本土真正有购房需求的人带来影响。
厦开闸供地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在2014年的供地策略上,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一线城市刚需旺盛,为商品住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楼市的利好传导到土地市场,导致市场一路上行,土地成交量价齐升。增加土地供应量以缓解日渐凸显的供需矛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在经历了密集的推地后,受限于市场容量的局限,市场渐趋饱和,供过于求隐忧浮现,相应缩减供地量将成为主流。
目前全国土地市场,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的局面,即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持续高热,成交量、土地出让金收入屡创新高,而三四线城市成交量萎缩、市场冷清。福建的土地市场也表现出这一特点。
作为热度最高、最受关注的土地市场,厦门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的土地供应说明会上宣布开闸供应,共拟出让经营性用地57幅,供应土地面积约345公顷,总建筑面积904万平方米。相比2013年,今年的供应土地宗数略少,但土地供应面积基本持平。其中商住地块(含居住综合体)计划供应26幅,总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是去年实际成交的3倍,创下近年来的新高,与新国六条提出的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应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的要求相吻合。
土地放量供应,一方面说明厦门将加快推进“岛内精做减法,岛外多做加法”的城市建设步伐。另一方面说明厦门持续加大土地供地以缓解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