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五通码头将进行三期扩建 计划2016年底建成
- 发布时间:04-22 09:14
  不仅旅客候船区、口岸通关服务区面积翻倍,码头外部的停车场也大幅扩容,还新增了2200平方米的公交专用场站……昨日记者在厦金航线五通码头现场了解到,近期,该码头的各项服务能力大增。同时,该码头还计划进行三期扩建,计划2016年底建成,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扩充到每年300万人次。
厦金航线五通码头2008年8月投用,开启厦金航线“第二航道”,依靠与金门航程短、海空联运对接便利等优势,逐渐受到两岸民众青睐,日客流量逐年攀升。由于最初的候船楼设计标准仅为每年5万人次,2010年底,该码头启动二期扩建,使候船楼从原来的7000平方米扩大至1.7万余平方米,并于2012年底完工,使码头“胃口”飙升至每年100万人次,经过流程优化之后还可增加。
变化 1
宽敞明亮 指示牌“高大上”
“这个码头和刚开通时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现在,这里外观大气,内部宽敞,各种流程设计得十分人性化,很舒适。”昨日,台胞黄先生在五通码头对记者说。
五通码头运营方、翔业集团元翔海岸公司介绍,服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码头二期扩建的实施,各功能片区的面积都成倍增加。比如,3月份码头新启用了入境通道,边检查验通道从6条增加到10条;办理登船手续的柜台也即将从4个增加至8个,检票通道、登轮口数量也都翻倍;各联检单位的办公场所大幅扩容。
由于与机场共属一个集团,五通码头还把机场的管理经验“搬”到了候船楼,比如,大厅内的各种指示牌就透着一股“机场范儿”,清晰明了、极具设计感,旅客们都说“看起来‘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和机场没什么不同”。
变化 2
场地专用 公交独立首末站
候船楼外也有新变化。比如,停车场扩容的同时,公交也拥有了专属区域,2200平方米的首末站即将投入使用。
码头方介绍,不少台商来码头坐船,都将私家车暂时停放在这里,之前,码头外有停车位178个,3月份码头方启动扩容改造,至目前4400平方米的停车场已基本完工,新增了百余个停车位。
2200平方米的公交首末站是个亮点,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首末站已基本完工。公交集团介绍,码头将配套6路和82路两条线路,每日总班次400个,不仅服务五通码头旅客,也服务周边居民出行。
“有了首末站,车子可以停放,还可以做简单保养、清洗,司机也有值班室歇脚,公交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变化 3
三期扩建 计划2016年底投用
记者获悉,五通码头还将进行三期扩容,以满足更大的客流需求。翔业集团透露,三期将修建新的候船楼,预计2016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码头保障能力将达到每年300万人次以上。
据了解,五通码头三期候船楼项目的位置,是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海峡旅游服务中心片区B02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10730.2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447平方米,总投资6.5亿元,预计2016年12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