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出台 琴岛实现WiFi全覆盖
- 发布时间:06-19 08:53
环境优化十大专项整治行动
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的通知》。
这意味着,经过一系列意见征集和完善,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了《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至此,《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将以“发展的眼光”,贯穿鼓浪屿整治提升。
进行科学定位
如何定位鼓浪屿?修订完善后的《总体方案》给出了“文化味”更浓的答案。
在原有“文化社区+文化景区”的基础上,《总体方案》提出,将鼓浪屿建设成高尚、优雅、精致的“世界级文化艺术名岛”,成为“美丽厦门”的精华版。
细化下去,高尚的文化之岛、优雅的宜居之岛、精致的旅游之岛,这三个发展目标,也在《总体方案》中得到更深的阐述,特别点出要“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恢复鼓浪屿历史上多元而先锋的文化生产力”。
如此诠释之下,《总体方案》中的“文化”元素更加凸显,也更加契合“文化社区+文化景区”的定位。
提出发展策略
进而,《总体方案》提出发展策略:围绕“科学定位、理顺体制、综合整治,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按照“整治、整合、提升”的战略步骤,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区共同缔造行动,达到共建共管共享的良性社会治理效果,并通过整合资源,引入市场机制,走出一条鼓浪屿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共荣、社区生活与景区管理共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具体到“战术”层面,《总体方案》列出了鼓浪屿整治提升行动大纲,涉及环境优化整治、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功能布局、培植文创产业、全面提升品位等方方面面,共提出5类40项整治提升行动。
环境优化
整治
十大专项整治,回应居民游客关注
环境优化,是鼓浪屿整治提升的重中之重,也是市民对整治提升最大的期盼。关于环境优化,《总体方案》列出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见上表)。
这十项行动所针对的,无一不是近年来居民、游客以及爱岛人士最为诟病、呼声最大的方面,而且大多已经开始着手推进。
经过半年来的整治提升,占道经营、烧烤、流动摊贩已较之前大幅减少,破墙开店、违章搭盖也正针对“存量”逐步清理,一步一步消解掉。
例如,消费环境整治,针对的是岛上某些商家为导游或无证导游提供回扣、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这些行为,恰与无证导游的生存空间有着直接关系,消费环境整治也将因此与无证导游整治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交通秩序整治,有望消解岛上当前广受诟病的电瓶车乱象。岛上电瓶车整治已得到实质性推进,相关方案与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一步修订。
除了十项整治之外,《总体方案》还特别对“整治之后”做了要求。
按照《总体方案》,即便整治出了成效,那还远远不算完,建立起能够有防止回潮的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整治后续监管到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而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理顺管理
体制
修订完善法规,制定资源整合方案
2003年,鼓浪屿撤区之后形成的“二元”管理体制,导致管理难以统一有效地组织,出现了管理盲区或交叉管理的混乱,多年来一直受到诟病。这一回,《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鼓浪屿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理顺鼓浪屿行政管理体制。
为了理顺管理体制,《总体方案》提出要“修订完善法规规章”,同时强调要“整合资源”。今后,鼓浪屿将根据申遗保护、旅游文创、商业房产、进出岛交通组织等功能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资源整合方案。这或许也意味着,我市将针对鼓浪屿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岛上特有资源进行特许经营。
有待整合的资源,还有港口和船运,这也在《总体方案》中被提出。
完善功能
布局
发展特色教育,提升岛上文化服务
完善功能布局,旨在建设生态居住功能与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人文社区。
《总体方案》从人文特性出发,提出要发展特色教育,让近年“流失”的教育元素,重归鼓浪屿;文化扶持也将同步“配套”,提升岛上文化服务(部分已做或在做:举办鼓浪屿四季音乐周、四季音乐会、“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西洋古文献特展,开拍大型电视纪录片《鼓浪屿往事》,编印《鼓浪屿的故事》系列丛书),丰富体育活动(部分已做或在做:举办“鼓浪屿杯”老年门球邀请赛、“鼓浪屿杯”足球俱乐部友谊赛)。
下面三项更与居民的“家长里短”息息相关:提升医疗水平(部分已做或在做:鼓浪屿医院挂牌),改造市政设施(部分已做或在做:第三、四回海底电缆铺设;地下管网综合提升改造),改善社区服务(部分已做或在做:社区园圃行动、内厝澳农贸市场改造等数十项惠民举措),都是《总体方案》特别点出的方面。
培植文创
产业
振兴音乐文化产业
构建文化艺术走廊
《总体方案》提出振兴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视觉艺术产业。这或许会为鼓浪屿带来更多高端音乐节及汇演,更多原创的鼓浪屿专题电影、书籍、摄影,以及更多国际性艺术节、设计周、绘画展等文化艺术盛会。鼓浪屿“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名号,有望通过多角度、多方式的建筑艺术文化体验重新激活。
文创,还可以与历史结合。鼓浪屿见证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而历史又是鲜活的,所以《总体方案》提出:实施“全岛博物馆”计划,把历史活化起来。在培植文创产业的过程中,还将构建生态型文化艺术走廊,平衡全岛发展;岛上还将创建研学创作基地,从“源头”恢复鼓浪屿的文化造血功能。
全面提升
品位
绘制免费地图
将实现WiFi全岛覆盖
提升品位,站位更高,涉及到商业网点布局、生态环境提升、信息消费模式、交通体系完善、发展战略研究等多个大方面问题,这当中不少已经处于“进行时”。
比如,4月初推行的《鼓浪屿商业业态控制导则(暂行)》和始于本月1日的非住宅公房租赁改革,拉开了鼓浪屿商业业态调整的大幕,商业网点重新布局将得到积极推动;已然形成长效模式的“社区园圃”行动,也正促进着岛上生态环境提升;依托智能设备的鼓浪屿旅游导览系统运营调试一段时间,即将实现WiFi全岛覆盖。
交通体系完善则涉及到岸线码头、水上巴士交通、水陆交通枢纽链接等多个层次的重新组织,旨在疏导、分流人流。
倘若新的交通体系成功施用,鼓浪屿长期“南强北弱”的不均衡客流分布或将大幅消解。两个月前,厦金航线全部迁至五通码头运营,不久的将来,东渡客运码头将开通至鼓浪屿码头的轮渡航线,更进一步实现对鼓浪屿客流的有序管理。
背景
167条意见建议
被《总体方案》吸纳
此番正式出台的《总体方案》,脱胎于4月2日公布的《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的公布,旨在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半个月间,《意见稿》先后以书面形式向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各部、委、办、局,各区委、区政府和各开发区管委会征求意见;同时还召开了多场座谈会,整治提升工作组、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统战部、市老干局、鼓浪屿管委会、市国资委分别召开座谈会,征求国内知名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干部、驻鼓浪屿各部队各单位、相关国企的意见建议。
民意更是征集的重点,面向市民和游客印制征求意见宣传册、在媒体和网络上刊载《征求意见稿》等征集形式,也带来了上千条意见建议。
从收集的意见上看,社会各界对方案普遍认可并支持,认为方案全面、系统、深入、用功,较好地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传承和创新。
本报也以大篇幅,连续多日组织征集报道。
经过汇总梳理,归纳出167条明晰的意见建议,并被最终的《总体方案》所吸纳。
对40项行动
制订行动计划
今后,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将以《总体方案》为指导,扎实推进。
记者获悉,详细阐述《总体方案》中5类40项整治提升行动的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将依托《总体方案》,分解立项,明确责任单位、 责任人及完成时限,适时出台。
此外,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还将建立督促检查制度,确保各责任单位积极履责,各项工作按时序进度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