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绿色通道"护航重点项目 翔安七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市
- 发布时间:08-01 08:28
翔安新城建设初具规模。(张天骄  摄)
“绿色通道”
翔安将积极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加快实施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同时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对于重大项目、特殊项目,将主动代办、跟踪服务、特事特办
深化改革
翔安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翔台交流合作领域改革等10大重点领域改革
盛夏时节,翔安区大大小小的建设工地,如同天气一样火热——走上连通海底隧道的翔安大道,人们很容易在林立的塔吊背后,一眼捕捉到一幢幢还在加快长高的现代化楼群。
昨天下午翔安区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又向外界展露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半年来,翔安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利用外资等7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增长50.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7.7%。
透过这份靓丽的成绩单,我们不难看到上半年翔安区在全球不利的大环境下,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平台、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在昨天的会议上表示,接下来,该区还将紧密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和“美丽厦门·典范翔安”的发展定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着力在创机制、促改革、抓项目、惠民生、破难题上下功夫,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的目标任务。
下大力气推动项目提速
重大项目建设,仍是今后翔安发展的关键词。推动新城CBD、好利来电子等40个项目竣工、投产或运营,力促翔安医院、厦大附中等项目早日落地动建,配合做好两岸合作示范区、东部市级中心、翔安机场、海西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厦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项目的前期规划推动,在下半年翔安区的工作计划中赫然在列。
在翔安,一条专门为重点项目打造的“绿色通道”也格外令外界瞩目。翔安区表示,他们还将积极创新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加快实施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同时加强对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对于重大项目、特殊项目,将主动代办、跟踪服务、特事特办。
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项围绕我市改革重点,深化翔安重点领域的改革方案,当前已在这里呼之欲出。据透露,这一方案,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翔台交流合作领域改革等10大重点领域改革。
调结构、促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成了此次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个蓬勃兴起的第三产业,也将为翔安区的经济发展后劲,提供“一臂之力”。记者昨日获悉,接下来,翔安将加快推动企业总部会馆一期、海峡现代城、普洛斯物流园等三产项目早日投入运营,提升新店新兴街、马巷商业旧街、厦大“学生街”、大嶝小镇等特色商圈,推进香山郊野公园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汽车交易市场。而会议会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临空产业、电子商务等优质现代服务业,也将为未来翔安区的经济增长写下重要一笔。
加大民生保障改善力度
经济发展,回归民生——这样的理念,在翔安依旧不会改变。几天前,新店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投用,成为我市最大的转产就业基地。上半年,该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2%,增幅全市各区第一。翔安区当前一系列民生保障与改善的举措,很大部分还是继续指向被征地农民与海域退养渔民。下半年,翔安将大力推动33个沿海社区转产就业工作,加快马巷转产就业基地建设,推进厦大沙美片区开发试点。
翔安区的决策层深知,民生既要建好大项目,也要做好小项目。因而,接下来,他们还会加大对群众的发动、辅导力度,加快第一批195个“以奖代补”项目和12个“富美乡村”、3个“富美山村”建设,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让“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翔安成为了一种“共识”。值得关注的是,今后翔安区将通过构建立体城区治理框架等方式,把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