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集美新城新阶段新作为 "人文集美"理念点亮新城
- 发布时间:08-15 09:34
  100多名集美干部到杏林湾畔感受新城、“造梦”新城——昨天,集美区“加快集美新城开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新城项目现场召开,来自集美区直部门、各镇街、国有企业、集美新城建设单位的党员干部再次到实地了解新城进展。
集美区委书记李辉跃说,通过和四年前描绘的蓝图相比较,我们要找出“梦想”和现实还有哪些差距,以此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
近期,市里对集美新城开发建设工作机制做出调整,在这个背景下集美区组织干部“看新城”,具有特殊的意义。
机制
调整
开发建设主体
由市到区
今年是集美新城启动建设的第四年,按计划目标,明年集美新城将要兑现“五年基本建成”的承诺,接受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检阅。
在新的发展阶段,集美新城有了新的变化。近期,市委市政府对集美新城开发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原有市级集美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集美区专门成立集美新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承担集美新城开发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职能。今后,集美区级部门将逐渐衔接市级部门,更多地承担起新城开发建设的重任,更明确地说,集美新城开发建设,今后将以集美区为主体。
新成立的集美新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以集美区委书记李辉跃为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舟为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协调、土地规划、建设管理、产业发展、安全保障五个处,负责新城开发建设日常工作。
重心
改变
从基础框架搭建
转向“建管并重”
领导小组的设立,标志着集美新城从基础建设为工作重心,进入到硬件设施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的新阶段。
作为建设成效最引人注目的岛外新城之一,集美新城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框架的搭建,1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刷新了杏林湾畔的面貌。在新城核心区,崭新的市民中心、市民广场、诚毅大街、集美塔展现出恢宏的气势,新城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书城以统一的嘉庚建筑风貌拔地而起,这“三馆一城”按照高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将成为全市最高端的演艺中心和文化科技中心,引进了保利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等项目。
新城的蜕变,不仅体现在“面貌”的变化,事实上,集美新城已经从基础设施大建设阶段步入文化、产业、人才、创新等内涵要素充实的阶段。新城最引人瞩目的产业项目软件园三期,起步区6栋研发楼全部交付使用,这几个月,已先后有15家企业搬入软三新家,配套的两个食堂已经开始营业。
不久前,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首个由企业自建的项目——雅马哈信息厦门研发中心大楼项目也正式奠基动工,建成后将成为雅马哈发动机集团全球唯一的信息系统离岸研发基地。
以吸引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群楼,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策略,年底前就将有100多家企业实现入驻,另外还有30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此外,配套写字楼的商场、单身公寓也加快推进,首批400套单身公寓也已经装修完工,下个月就能出租给企业使用。
提升
品位
“人文集美”
理念点亮新城
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城建设,新成立的集美新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迅速投入新阶段工作,制定出“任务计划表”,明确今年和明年的重点工作。
围绕“人文集美”理念,集美新城下一步将着重提升城市管理层次和宜居品位, 聚商气、聚人气,打通新城四大片区,推动各开发组团尽快“连片成势”,加快产城融合。
具体来说,明年底前要实现新城片区“四纵三横”沿线项目全部投建,打通新城四大片区,使各开发组团基本实现连片成势;依托软件园三期、杏林湾营运中心、北站营运中心、核心区文化公建项目、集美国际商务中心等平台,做强做大新城的主导产业。
“市里将集美新城建设交给区里主导,这是对集美区领导干部的信任,也是考验。”李辉跃说,这也意味着集美新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需要新作为,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运作必须“积极主动”,策划项目、服务项目,让项目尽快落地。
在发展中融入人文要素,是集美新城建设的一大亮点。对此,李辉跃提出,要塑造人文精神,发展特色文化;发挥人文优势,出台落实促进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推动产业发展;遵循人文理念,建设宜居城区;着眼人文和谐,创新社会治理。
对此,黄晓舟也表示,新阶段要围绕建设“人文集美”,提升建设理念,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去管理新城,还要让机制变得更加高效。“具体来说,需要促项目、抓配套、重招商等等,加快引进名校、名医院、高档商业等,新城才会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