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加息释放累积效应 房企资金绷紧
- 发布时间:04-07 09:18
昨日,央行开始实施年内的第二次加息,这也是去年10月以来的第四次加息。记者对市场采访后发现,企业家为资金成本上升而心跳加快,银行迎来转存小高峰,开发商资金链越绷越紧,向来打“提前量”的沪深股市不跌反涨,加息累积效应逐步呈现。
5个月内4次加息,累计幅度达到1%,央行利率正在日渐成形的加息通道中“小步快跑”。展望未来,通胀一日得不到遏制,加息等调控措施就不会“收兵”,而市场最终将朝着调控预期的方向继续演化。
银行:转存业务翻番
6日是央行加息后的首日,尽管下着小雨,室外偏冷,但是到银行办业务的人并没有减少。四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从第一次加息前的2.25%提升至3.25%,累计幅度1%。
“我要转存,1号刚存了钱,今天转一下。”下午两点,一位老大爷到招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排队。此时,叫号机上普通业务栏显示已有25人排队。“相较加息之前,人多了很多。”大堂经理赵经理介绍,“在柜台办理的只是一部分人,主要是老人。而一些中年人或者年轻人,则会引导到网上银行自助办理,这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户。”在赵经理的带领下,记者体验了一下网上银行转定存,前后时间不过三分钟,存款即从活期转为定期。
在中山南路省中行营业部,大堂经理小严告诉记者,加息后,转定存的业务量较之前翻了一番。“今天下雨,原先估计人会少点,没想到还是很多。”小严说,“在加息通道中,越是加息,转定存的储户就越积极。”
一般而言,每天下午三点半以后是业务高峰期。在工行新街口支行,四点时存取款业务已经有67人排队。为了缓解排队现象,大堂经理介绍,除了存取款业务外,基金等非现金业务通道也可以办理转存业务。
加息,意味着房贷利息增加,是否有还贷者提前还贷呢?记者在省中行了解到,月初往往是还贷集中期,但是因为加息而提前还贷的很少。据省中行个金部杨慧介绍,贷款利息有两种,一种是1月1日调,另一种是一年一调。就后者而言,假如是今年3月15日办理的房贷,只要在明年3月15日之前还款,利率仍然按照办理放贷时的利率计算,但是如果15日之后还,则按照最新的利率计算。
开发商:资金收紧加速楼市调整
连续四次加息的累积效应与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形成“合力”,专家预计将对楼市产生深远影响,加速楼市“拐点”的到来。
统计显示,3月份监测的30个大中城市中,七成城市楼市成交量环比上涨,但是相比去年3月,则有近八成城市下跌,部分重点城市同比下跌近40%。在成交量大幅缩水的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开始出现松动、调整迹象。
自去年楼市调控以来,银行暂停开发商贷款、房企上市融资渠道受到证监会和国土部双重管理,国内上市融资愈加困难、销售量环比下跌,房企资金回笼变慢。与此同时,楼市宏观调控一波比一波严厉。市场人士认为,政策效应持续时间至少在6个月以上,因此楼市二季度成交量难以出现显著反弹。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的资金链将逐渐趋紧,一些负债率高、产品或者区域受限购影响大的公司将最先出现问题,可能会率先降价。
新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培表示,加息让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再度提高,资金链犹如“雪上加霜”。而新近出炉的2010年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房地产公司存货的增加和经营现金流的减少,也说明房地产行业资金压力更加紧迫。如果银行信贷在未来一个季度仍不“松绑”,大范围的降价可能将会来临。“据我们了解,上市房企已现融资困难,而中小房企的融资能力更弱,相对而言,其资金困境也更为明显。所以现在已有开发商以较为平实的定价以求快速出货。”南京网博机构总经理孙海称。
企业:融资成本再添压力
持续加息,正在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压力。这让已经受到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压力再次加重。
“企业规模做得越大,手头越缺钱。”听到央行再次加息的消息,常州亚细亚吸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全国发出如此感慨。这几年来,公司每年向银行贷款300万元,“去年6月份贷款到今年6月份还款,一年间利息涨了近2个百分点,每月利息多支出2000多元。”
作为一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亚细亚这两年发展迅速,研发投入很大。“除研发投入外,固定资产购置、工资支出、原材料购进等都需要资金。”杨全国表示,目前有4个研发项目已启动,需要研发经费120多万元,但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了25%,终端产品提价空间又不大,“300万元的贷款全部投在了原材料上”。他表示,公司正在申请省里的科技贷款,若能申请成功,政府会补贴50%利息,节省了一部分成本,到时再启动几个新的研发项目。
此次加息,不仅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受其影响,部分文化创意企业也未能置身事外。华宇动画正在筹备制作一部动画片,需要1000多万元启动资金。“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申请贷款,但利息一涨,心跳都加快了。”公司总经理张建华表示,会重新核算,尽量控制成本支出。记者了解到,文化创意企业多属于“轻资产”企业,贷款难度大,为此,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成立了基金,以贷款、入股、专利买断等形式化解企业融资难。
股市:不跌反涨沪指站上3000点
昨天,沪深股市“迎难而上”,特别是上证综指在蓝筹股的带动下再次站上3000点,涨幅达到1%。耐人寻味的是,受加息影响最大的金融、地产股,担当了领涨角色,“上证金融”、“上证地产”两指数分别上涨2.93%和2.65%,明显高于大盘涨幅。
同日,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市场也有压制作用,但通胀预期不减以及近日国际油价、金价连创新高,使得国内商品期货也普遍走强。其中,上期所黄金6月份合约上涨1.46%,铅合约更是大涨3%,逼近上市以来的高点。
“很正常”,这是市场人士对昨天大盘表现的普遍评价。道理很简单,因为市场对加息早有预期,股市在上周就已有所反应。华泰证券研究所市场咨询团队负责人周林表示,去年10月份第一次加息时,市场就对今年将加息2-4次形成共识,主要依据正是不断攀升的CPI。“上周大多数专家都预测即将公布的3月份CPI可能破5,为抵御通胀,央行在4月份加息一次已是高概率事件。”
职业投资人郎宏伟正指导着一个投资小团队。他说,开盘前决定当天静观其变。市场处于加息周期已5个月,大家都习惯了。正因为货币紧缩、新股上市等因素,A股才迟迟不能向上突破,但是,要想大盘深跌也难,因为目前的企业盈利等主要经济数据还不错,尤其是蓝筹股跌无可跌,大盘自然也跌不动。
“俗话讲:通胀无牛市。沪市围绕3000点已上下震荡大半年,尽管这次又重上3000点,但真正打破盘局还有待时日。”周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