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民营企业一夜轰然倒地 跑路老板多被高利贷放倒
- 发布时间:10-16 09:20
  这两天,本报关于厦门敏讯公司老板叶龙以及茶之初3家茶庄老板曾成标“跑路”的报道,引来众多读者关注和讨论。
就在这两位老板“跑路”的前几个月,金凌龙黄金集团老板王文苓、迈士通公司老板赵剑青以及“摩卡美容”老板李小林等,都因“跑路”事件被媒体曝光。
这些“跑路”老板曾风光无限、在业界小有名气,但是他们在公司面临困难时,都选择以“跑路”来推卸责任,甚至想借此逃脱法律制裁。
目前,王文苓和赵剑青已被警方控制;叶龙和曾成标还未出面说明问题;李小林也已“隐退江湖”。
【盘点】
曾经风光无限 一夜人去楼空
关键词:美女与豪车
美女、豪车,向来是吸引眼球的法宝。厦门“摩卡美容”老板李小林,将两个法宝玩转在一起。2010年12月,李小林在厦门开起摩卡美容SPA会所,颇懂“噱头”玩弄技巧的他,从巴厘岛请了10名美容女技师专门为顾客服务。当然,提供如此高端服务的背后,李小林的真实用意在于推销会员卡,铂金卡、金卡、银卡分别对应交纳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会费,李小林还依次向会员赠送LV包、ipad电脑和iphone手机。2011年7月,趁热打铁的李小林在东渡开了摩卡汽车美容会所,又将比基尼美女和豪车搭在一起,上演“比基尼美女只服务40万元以上的豪车”的戏码,此举虽遭人非议,但也赚足了眼球和利益。
好景不长,今年7月中旬,“摩卡美容”传出李小林携款上千万元“跑路”的消息,导致公司瞬间崩盘,众多员工工资没有着落、会员拿着会员卡无法消费。该公司倒闭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大多猜测是与欠下高利贷、资金链断裂有关。
关键词:名牌与名人
如果一名女老板是名牌大学毕业,又和很多名人合过影,那么她抛出的投资“绣球”,相信会有不少人愿意立马接受——王文苓就是这样一位女老板。
石狮人王文苓很要强,她曾是福建金凌龙黄金集团的老板,集团总部位于厦门,总注册资金1.8亿元,在福建多个地区设有分公司和数十家金铺,甚至宣称计划于2012年挂牌上市。不过,对外展现实力的王文苓却常以公司名义打出“融资开金店”的投资诱饵,向他人借款,并允诺高额利息。在月利息高达2分甚至5分的诱惑下,投入5万、20万、百万甚至千万,不少人加入了王文苓编织的“高息借贷”庞大网络。2011年7月,王文苓突然暂停给付利息,金凌龙出现挤兑风波,一些金店也突然关门。随后,“投资者”称王文苓已经“跑路”。
2012年3月,王文苓因涉嫌合同诈骗等多项罪名,被厦门警方控制。关于王文苓的失败,有一种说法是,她在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被别人骗了,损失惨重,后来只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支付高额利息,导致资金链断裂。
关键词:简朴与巨债
赵剑青,一个涉及厦门“民间借贷”数亿元的川籍企业家。媒体曾用这样一句话描述他十几年的创业历程——14年前,他拎一个破包开始创业;7年前,开始有自己的工厂;1年前,出现代偿风波;如今,被警方逮捕。
迈士通一位前员工说,赵剑青当上大老板后,还是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经常是司机买什么给他,他就吃什么,忙起来就在办公室吃泡面。但是,这样一位看似简朴的老板,却是一个玩弄资金的高手。据债权人描述,自2010年5月起,赵剑青就以公司名义,不断以虚构的购买土地为由向他人集资。在大量集资后,赵剑青并未将所集款项用于约定的集资用途,也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累计高达5.99亿元。
随后,这位迈士通掌门人玩起了“跑路”。本报记者曾于今年6月探访过该公司位于岛内和岛外的两处基地,发现都处于人去楼空的状态。
【分析】
没创新没效率 民企难腾飞
厦门一些民营企业在创造成长奇迹的同时,又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地,是市场的问题还是经营的瓶颈所致?
“民营企业没有创新、没有效率,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昨日,厦门某知名民营企业老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针对日前发生的老板“跑路”事件,提出这样的观点。
行业特点导致“赢者通吃”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企老板说起厦门敏讯公司老板叶龙,对其评价颇高,认为从叶龙的个人履历和成就来看,他算是个不错的企业家。
“他的行业比较难做,竞争残酷,技术更新进步速度很快。”这位老板认为,通讯设备制造业行业进门门槛太高,实力不济的中小型企业很难生存,市场将会呈现“赢者通吃”的局面,“连一些国内知名的大企业都会亏损。”敏讯这样的非大型企业会挺不住,也是市场规律所致。
不做研发的企业没有未来
员工曾爆料,敏讯一开始便不关注产品研发与高新技术的投入。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这位老板直言:“不做研发的企业没有未来!”
他认为,民营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创新与效率更高,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没有创新、没有效率的民营企业便没有存在的意义。
此外,这位老板还认为,“有时候行业特点决定,企业没有一定规模就无法生存。”在他看来,不同行业门槛不同,对行业集约化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他说,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中,大的招标采购常常是订单的来源,而这样的招标通常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与资质。
轻易放弃害人害己
“企业家自己最清楚是否努力了,轻易放弃只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这位老板说,一个合格的有道德的企业家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拯救企业,借高利贷也许在他们看来也只是努力的手段之一,合格的企业家会算好这笔账。
“关键看钱花在哪里。”在该老板看来,叶龙并没有将高利贷的钱花在企业以外的地方,尚属尽职。
【观点】
企业破产倒闭 老板无需“跑路”
福建信海律师事务所的林敏辉律师认为,企业如果是在合法经营的情况下,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企业老板其实无需“跑路”,只要作正常的破产清算程序即可,因为企业破产倒闭本身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为什么破产倒闭会演变成一种企业老板的“跑路”潮呢?林律师认为,主要是企业老板担心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典型的罪名是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在选择“跑路”的企业老板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的行为已经构成刑事犯罪,但也有一部分人其实并不构成犯罪,只是因为对法律的误解而慌不择路,选择跑为上策。
其实,“跑路”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危机,反而将企业老板置于巨大的法律风险中,“跑路”老板将要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刑事方面的法律风险、民事方面的法律风险和行政方面的法律风险。在刑事方面,已有很多案例,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跑路老板”,分别以涉嫌非法集资等罪名绳之以法,而一旦公安机关立案,“跑路老板”迟早会被抓回来。在民事方面,一旦老板跑路,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债权人的大量诉讼,企业银行账户被冻结,机器设备被查封等等,这样一来企业肯定无法再继续经营下去了,实践中经常有企业还在经营的情况下老板选择跑路,而本来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偿还能力的。在行政方面,主要是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各种行政处罚。
所以,选择“跑路”其实得不偿失,也是最不该选择的路,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企业老板除了要善于经营外,还要提高法律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如聘请律师作为企业法律顾问等形式,及时合法地应对和化解法律问题。